溫度是影響柑橘生長發(fā)育的最主要因素,不僅影響柑橘的生長、結果和品質(zhì),還影響其分布。柑橘生長最低氣溫是12.5~13℃,最適宜氣溫是23~24℃,抑制生長的最高氣溫是37~39℃。在熱帶,氣溫高,最低氣溫月份不低于柑橘生長的起碼溫度,周年都可生長。但是氣溫過高,如無水分配合,常使生長發(fā)育受抑制,甚至死亡,使水分上升為主要矛盾。在亞熱帶有的地區(qū)冬季不能達到柑橘所需要的起碼溫度,氣溫成了柑橘生長發(fā)育的主要影響因素,它可以決定一個地區(qū)能否種植柑橘。就是在能栽培的地區(qū),它對生長、結果和品質(zhì)也起制約的作用。柑橘不同品種,或同一品種在不同氣候帶栽培,都各有一定相對穩(wěn)定的溫度幅度。超過最高、最低界限,會給生長發(fā)育帶來不利影響。例如甜橙中的晚熟種伏令夏橙、五月紅以及中熟種暗柳甜橙、新會甜橙、香水橙對氣溫要求較高,錦橙、先鋒橙、改良橙、哈姆林甜橙等次之,再次是血橙和臍橙。甜橙的臨界低溫一般為-6.5℃,但品種不同有較大差異。伏令夏橙比較不耐寒,在-3℃持續(xù)3小時即受凍,甚至在-1~-2℃,如不采取措施,也會造成大量落果。絕對最低氣溫-4.8℃,持續(xù)8小時,果實、植株嚴重受凍,甚至死亡。血橙、臍橙較耐寒。溫度對物候期的影響:北熱帶氣溫高,春芽萌發(fā)最早,在1月下旬,依次為南、中、北亞熱帶,每帶約差20天,花芽分化時期也依此順序,開花遲早每帶相差10~15天。溫度對花芽分化的影響:在熱帶,甜橙靠高溫強輻射和干旱抑制營養(yǎng)生長形成花芽,在亞熱帶甜橙是在高溫干旱下積累養(yǎng)分完成生理分化的,形態(tài)分化是靠冬天降溫,適當干旱。溫度對營養(yǎng)生長的影響:在熱帶全年高溫均能滿足甜橙枝梢、葉片和根的生長,營養(yǎng)生長受水分制約。廣東湛江地區(qū)屬北熱帶與南亞熱帶交界處,熱量高,如廉江≥10℃年積溫8355℃,日照長,供水充分,甜橙一年抽梢4~5次,生長量大于亞熱帶。亞熱帶甜橙營養(yǎng)生長受熱量影響,如處在南亞熱帶的楊村華僑柑橘場,≥10℃年積溫7685.7℃,1年抽梢3~4次。中亞熱帶、北亞熱帶一般1年抽梢3次。生長量和熱量、光照成正相關的關系。